前日战后,东府军上下达成一致意见,要主动出击,正面击溃对手,扭转局面。一天的准备之后,今日凌晨时分,东府军开拔出城,抵进燕军大营。
此战既然决定要和燕军决一死战,自然不留后手,全军出动。四万余东府军马步军和骑兵倾巢而出,城中仅留干余兵马和伤兵驻守。
对方警觉性甚高,兵马出城之后不久,尚未全部抵达营前位置,便已经为燕军所察觉。燕军随后出营列阵,速度之快超出了想象。
鉴于东府军的数十门火炮尚未到位,李徽担心对方会悍然发动进攻,于是思索之后便写下战书一封命人送交慕容垂。表面上看,这是正面约战,其实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让慕容垂推迟进攻之举。
李徽知道,慕容垂不是没脑子的猛将,他善于抓住战机发动进攻。若被他看出己方阵脚未稳,火炮尚未到位,则慕容垂可能会立刻发起攻击。这种情况下,需要故弄玄虚,利用慕容垂爱动脑子的这一点,故意激将对手,反令对方生疑,从而争取时间。
正因如此,才有战书之中提及的一个时辰之约。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博弈,为己方争取火炮入场的时间是极为重要的。城中六十门火炮将是破击燕军的重器,也是实现之后作战意图的关键。所以必须要到位。
而笨重的火炮要运往战场架设是需要时间的,大军之所以率先出城,摆开架势,便是为了能让火炮后续入列架设。火炮不可能先行入场,没有保护的炮队会成为燕军的首要袭击目标,所以必须要后续在大军的保护下入场才成。
在得到了慕容垂的回信之后,李徽大笑不已。慕容垂果然上当了。跟这种老江湖打交道,不花点心眼是不行的。不过李徽也明白,燕军一方也需要时间安排兵马,倒也不是一味的愚蠢。对方八九万兵马的调度,那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这就叫做各取所需。
六十余门火炮在大量士兵和畜力的运送之下抵达战场。按照常理而言,火炮当布置在阵后位置,避免暴露在外。但是李徽下达的命令却不同,他下令将火炮前出,运送到阵前位置开始布置。
这么做看似有些疯狂,但这正是因为这些火炮的射程绝大多数都是是七八百步的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