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楚国国内,楚万应正为长兴郡的事情,而忧心忡忡。
作为皇叔,他肩负着监国的重任,对于长兴郡的灾情,他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然而,当他看过地方的奏疏后,却发现事情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奏疏中,长兴郡的官员们,详细汇报了他们的救灾措施和进展,以及面临的种种困难。
楚万应可以看出,他们并非不作为,相反,他们已经尽力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因此,对于霍显举计划中提出的严惩官员,尤其是将三大官员处以极刑的建议,楚万应感到于心不忍。
他深知,治理国家,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和严厉的法令,更需要理解和同情。
长兴郡的官员们也是人,他们也有家庭和亲人,他们也在为救灾而日夜奔波。
若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就将他们一棍子打死,未免太过残忍和不公。
然而,楚万应也知道,他不能违背楚赢的命令。
作为臣子,他必须执行皇帝的决策。
因此,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楚万应犹豫不决之际,霍显举的飞鹰传书到了。
楚万应接过传书,仔细阅读,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一个决定,一个既能体现皇帝意志,又能兼顾实际情况的决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楚万应决定召开一次紧急会议,邀请朝廷重臣,和地方官员共同商讨救灾事宜。
在会议上,他详细阐述了长兴郡的灾情,和官员们的努力,以及霍显举的计划。
他强调,严惩官员是必要的,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分,不能一概而论。
最终,在楚万应的主持下,朝廷达成了一致意见:对长兴郡的官员,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对确有贪腐无能者进行严惩;
同时,加强救灾力度,调拨更多的粮草和银两,组织更多的救援前往长兴郡,帮助百姓度过难关。
楚万应的决定,得到了朝廷上下的一致认可,也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