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有些茫然地看着门外,嘴里说道:“咱们与南川署和东延署并没有打过交道,他们来干什么?”。
走出营帐外,只见两列骑兵整齐地排列着,打头的将领上前几步说道:“南川署和东延署奉裴大将军军令,前来襄助二位将军”。
看着那将军递过来的书信,仍然是熟悉的字迹,刘李二位相视一眼,心中皆是一惊。
裴桓在信中写道,此番南川署和东延署是专程赶过来,襄助他们半路伏击平东卫的,不必疑他。
有了主子的这封信,两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将前来的几位将领请入营帐。
宾客落座之后,几句寒暄下来,南川署的将官姓薛,单名一个潮字。东延署的将官唤作岑恩。
“两位将军倒是有些眼生”,李兴微笑道,“在下在军中效力多年,听闻南川署的将官好像姓袁”。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脸上虽然带着笑意,但目光却暗藏冰冷,南川署的袁真是护国侯沈月明一手提拔上来的,裴氏与沈家并非同盟。
薛潮闻言,哈哈一下,言道:“有劳李将军记挂,袁将军已经调任至尹丰署了”,而后,他又左右看了一眼,低声说道:“否则,裴大将军怎么会派本将前来襄助二位将军呢?”。
这次印信及兵符军徽的调整,也同时有人员的变动,这本是军中的寻常事。想来,袁真被调离南川署也是裴桓的手笔,知道他们人手不足,特地派来的援兵,李兴心中暗自想道。
“不知薛将军此前在何处效力?”,刘云微笑地问道。
“本将原是延平署的将官,长年驻守北境”,薛潮答道,“曾经在岐山一战中,与裴大将军并肩作战”。
当年大晋立国之初,物资实在匮乏,尤其在冬季更是难熬。故而,不得不经常骚扰大显的边境小镇,掠夺过冬的粮食。虽然并无烧杀之举,但始终是隐患,于是,大显朝廷命令裴桓挂帅,带领驻守北境的延平署将官在岐山狙击大晋。
彼时,大晋兵弱将少,只是象征性地拼杀了一下,便溜之大吉了,基本属于战斗还未开始便已结束的状态,故而史料记载得很少,只字片语,知道的人不多。不过,岐山之战是裴桓刚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