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琉古国自己的人才,治军,治民,总是错误百出,惹出大量的笑话,或者是交了学费,而周建义他们治理的地盘却是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可谓是鹤立鸡群了。
于是他们的官职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顾问,变成塞琉古国的县令,而后塞琉古国的元老干脆和他们商议,留在塞琉古国,他们愿意让周建义他们成为塞琉古国的郡守,做的好的话,还可以成为塞琉古国的元老,成为统治阶级的一份子。
而周建义他们商议之后,觉得回到大汉他们只是一些二代公子,但留在塞琉古却是位高权重的大臣,几人拍了一封电报给自己的家族,同时也通过大秦洲总领事馆把这个事情告诉朝廷,询问朝廷这事情能不能做。
对于绛侯等人,自己的儿子出息了,那真是有的喜出望外了,而正好这几年大汉推恩之事屡屡出现,虽然只是针对江南之后,诸侯和朝廷的气氛确实比往年紧张了很多,推恩会不会波及到南洋诸侯谁又能说的清楚。
周建义他们留在塞琉古国,既可以减少推恩的风险,又可以给家族在大秦洲留下一个根据地,可谓是一举两得,于是绛侯派遣了一些家臣,给周建义三亿钱,让他在塞琉古国好好干。
而对大汉朝廷来说,周建义等人成为塞琉古国的高层,甚至成为元老家族,对大汉保持在塞琉古的影响力非常有利,所以大汉朝廷也同意他们的行为,还专门制定了一部国籍法令,大汉的公民在取得其他国家的国籍,但并不会影响到本国国籍,也就是所谓的《双国籍法令》。
当然这个法令倒也不是完全为周建义他们制定的,而是有现实的需求,大汉有庞大的诸侯体系,绝大部分诸侯国的百姓,他们认为自己既是诸侯国的公民,也是大汉的公民,他们在大汉也享有公民的权利。
而大汉为了统治全球,也不可能拒绝承认诸侯国公民不是大汉公民这样的事情,所以《双国籍法令》也是势在必行之事。正好有周建义他们的事情,朝廷干脆就以法令承认这事情。
于是周建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