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根本原因,还是看上了播州的钱粮土地。
    故,朱翊钧才有了这么一问,让杨应龙去四川接受勘问?还是让他去贵州接受勘问?
    兵部尚书梁梦龙人精似的人物,当然明白皇帝的意思。
    “回禀皇上,对于播州土司杨应龙,四川与贵州两地官员的态度,的确是截然不同。”
    “贵州官员主张剿灭,四川官员主张招抚。尤其是四川巡按御史李化龙,力主招抚。”
    历史上,播州之乱就是李化龙率兵平定的,怎么他又主张招抚了?
    此李化龙,非彼李化龙。
    明朝后期,也就是万历至崇祯这个时期,有三位李化龙。
    第一位李化龙,是北直隶大名府开州长垣县人,万历二年的进士。
    第二位李化龙,是山东济南府章丘县人,万历十一年的进士。
    第三位李化龙,是山西辽州榆社县人,崇祯元年的进士。
    前两位李化龙,都与播州土司杨应龙有关联。
    头一位李化龙,才是历史上平定播州之乱的李化龙。
    第二位李化龙,是主张招抚播州杨应龙的。
    这二位,同名同姓,但不是一个人。
    明朝同名同姓的人,还不止这一个例子,还有明末的王承恩。
    崇祯皇帝身边有个大太监,名叫王承恩,最后陪着崇祯皇帝殉国,
    甘肃西宁卫,出了一个总兵,王承恩。
    这位总兵王承恩,官至太子太保,左都督,正一品的武官。
    锦衣卫中,有一位锦衣卫世家,名叫王承恩。
    这位锦衣卫王承恩,隆武皇帝在位时,掌锦衣卫西司房,再后因拥立之功被永历皇帝封为宣化伯。
    除此之外,最后一代靖远伯,流传下来的有两个名字,一名王永恩,一名王承恩。
    一个崇祯朝,就有四位王承恩。
    大明朝那么多人,碰上同名同姓的,不是什么稀奇事。
    当兵部尚书梁梦龙说到四川巡按御史李化龙这个名字时,朱翊钧就明白,这是主张招抚播州杨应龙的那位李化龙。
    “梁尚书,你怎么看?”
    梁梦龙躬身道:“回禀皇上,四川境内的土汉兵马,皆随四川总兵侯继高进入西番,会同甘肃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劫天运夏一天天九儿从武侠到海贼,那就轰轰烈烈吧柯学世界的我每天都想躺平逍遥世子爷快穿:当美媚娇宿主绑定生子系统孕吐甜妻一皱眉,大佬全家轮流哄蛇生女,镇阴仙玄幻,我的道法不正经权臣入夜来:包养的小白脸是摄政王退婚后,我成了太子爷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