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万家岭战役中,国军第一兵团在薛岳将军的率领下,歼灭日军106师团的第123联队、第145联队、第147联队,101师团的第149联队四个联队及其参战的配属部队,共计一万七千余人。
不过自身伤亡也有两万余。
比之以往七个国军才能杀一个日军的战损比来说,如此战果也的确称得上大捷。
整个武汉保卫战中,日军动用了十四个师团、三个独立旅团、三个航空团、一个海军航空队、海军舰艇一百四十余艘,总兵力达四十万之众,伤亡高达二十万,另有十余万人病倒。
不过按照日本自己在1975年出版的《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来看,此战伤亡仅为三万五千五百人。
而国军投入一百一十万人,伤亡人数估计达四十万人。
会战的结果,还是历时四个半月后以国民政府撤出武汉,日军最终攻占了武汉三镇及周边地区为结果。
但是这场会战为中国政府向西南大后方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也让中国军队从这场战役这吸取了宝贵经验,简化指挥层级、重视战略战术谋划、提升军队素质、强化海陆空三军协同等等。
此战之后,由于日军兵力损失巨大,以及作为岛国的日本战略物资匮乏,国力穷苦现象急速浮现,有限的国家储备难以支撑大规模的持续进攻。
高估自己实力和低估中国军民抗战决心的日本,企图赌上国运在储备消耗完前迅速全面占领中国的计划彻底宣告破产。
中日双方由此进入相持阶段。
而早在武汉会战爆发前近一个月的1938年5月26至6月3日,毛泽东便在他的《论持久战》中预判了此次局面。
文中首先有力批驳了“亡国论”与“速胜论”。
前者无视中国的庞大体量与战争潜力,基于片面的强弱对比消极投降。
后者无视敌强我弱的现实因素及日本基于自身的战略目的。
前者无需赘述,无数历史都证明了,投降派从来都是错误的,是一群没有骨头的统治者以牺牲人民为代价的自保行为。
虽然放眼世界历史,或许的确有投降派基于特定形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