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天幕里出现玉米、红薯和土豆三种农作物之后,朱瞻基也跃跃欲试,希望能效仿后代子孙,从南洋也获得这些种子。
毕竟,亩产四百斤的诱惑力实在太大。
如果能在朱瞻基的统治下,老百姓丰衣足食,他的名声在史书上也会好很多。
然而。
正当朱瞻基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以三杨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竟然集体反对下南洋。
不仅反对,甚至还要让朱瞻基放弃安南的经营权,理由是安南自古便不是中原之地,鞭长莫及,想要统治那个地方,花费成本实在太大。
杨士奇理直气壮的说道:“陛下,安南乃是偏外之地,不值得我大明劳师远征。”
“我大明如今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恢复永乐一朝遗留下的问题。”
朱瞻基皱眉问道:“问题?你是说朕的爷爷不好?”
永乐大帝朱棣是朱瞻基最崇拜和尊敬的人,任何人说他不好,朱瞻基都会龙颜大怒。
这也就是杨士奇德高望重,还是朱棣亲自留下辅佐朱瞻基的人才,朱瞻基这才没有发作。
杨士奇不改色的说道:“陛下曲解微臣的意思了。”
“成祖爷固然是雄才大略,然而,多年北伐确实有穷兵黩武之嫌,令我大明国库亏空,一直没有恢复元气。”
“若是再下南洋的话,与当地国家发生冲突,战争再起,于我大明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安南狼子野心,降而复叛,我大明花费在此处的成本实在太高,不如一并舍弃,专心发展国政。”
“假以时日,大明盛世降临,史书上会记载我仁宣盛世不输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此言一出,大殿上的文臣们纷纷站出来支持杨士奇。
朱瞻基略一思考,认为杨士奇说的倒也不错。
现在的确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不宜大动干戈,就算想要玉米、土豆和红薯这些粮食,也应该在大明恢复元气之后,再做打算。
更何况,杨士奇的话,也戳中了朱瞻基的软肋。
朱瞻基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像朱棣那样,开创一代盛世。
万一南洋和安南一样,与大明离心离德,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