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是想凑个热闹,二来大家心里也在暗暗较劲,好奇别人能拿多少钱。等到最后,大家拿的钱也都差不多,大概都在一块多一点。
要说最少的,那就是周二嫂了,只有8毛5分钱。
周二嫂向来掐尖好强,这下面子上挂不住了,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可重量是周泰和称的,她也没办法胡搅蛮缠,只能眼红别人的工资。
经过一下午的尝试,茶叶浪费了不少,却没能制出黄芽茶。
周承义和简心怡面上不显,可脸上也没多少喜色。周二嫂也不敢上前闹腾,万一把人惹毛了,制茶这事撂挑子不干了,她可就一分钱都赚不到了。
周泰和组织了四个炒茶师傅,跟着周承义一起琢磨。由于芽头太嫩,在杀青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糊边等问题。炒的过程中,温度不好控制,茶叶的卖相也没得保证。
忙活了一下午,连一个完整的流程都没走出来。
直接在灶台炒茶,火候不好掌握。最后周承义提出去买硬木炭回来,用炭火来杀青炒茶。和柴禾比起来,炭火的火力是均匀的,茶叶受热也会更加均匀。
只要有想法,简心怡都支持。
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能想到改善方案总比束手无策好。明前的头道茶叶,品质是没得说的,没能加工出来的确可惜。可心疼也没办法,试错的过程总归要有损失的。
这些炒茶的师傅,都是性子好有耐心的。
每天有一块钱的工资,一旦成功制作出黄芽茶,还有五块钱的奖励。浪费的茶叶一锅又一锅,大家心里都有点慌,总感觉这钱赚的不踏实。
吃过晚饭,周承义将炒坏的茶叶都收集起来,放在烘篓上开始焖黄烘干。哪怕成品不怎么样,他也想完整的走一遍流程,感受一下茶汤的口味。
只有不断地尝试,才能预先知道会存在哪些问题。
和黄大茶同理,每个人制出来的都不完全一样。喝起来的口感、香味、以及耐泡度,那都是不一样的。
村里还没有通电,晚上就着煤油灯,也都一样干活。
差不多九点钟的时候,简心怡还特意准备了宵夜。
正值春耕的时候,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