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道教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符箓也随之演变。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记载了多种符箓,强调符箓在修仙、辟邪、治病等方面的作用,使符箓的理论和应用更加系统。
同时,上清派、灵宝派等道教流派兴起,各自发展出了独特的符箓体系,如上清派的《大洞真经》等经文中包含了大量的符箓,灵宝派则以传授灵宝五符等符箓而闻名,符箓的种类和功能更加多样化。
隋唐道教受到统治者的推崇,符箓发展达到鼎盛。许多道士以擅长符箓之术而闻名,如王远知、潘师正等,他们与皇室关系密切,常为皇室举行祈福、禳灾等仪式,使用符箓来祈求国家安宁、风调雨顺。
这一时期的符箓在制作和使用上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出现了专门研究和传授符箓的道教学者和道观,符箓的理论也更加完善,与道教的教义、哲学思想等紧密结合。
在唐末宋初,天师道、上清派和灵宝派分别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活动中心,形成了着名的“三山符篆”。这一时期,符篆术在天师道、正一道等教派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主要的修行方术。
宋朝,元新的道教流派如神霄派、清微派等兴起,它们以雷法为核心,将符箓与雷法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 “雷符”。
雷符被认为具有强大的法力,能够召唤雷电,驱使鬼神,在民间和道教内部都有广泛的影响。同时,道教的符箓还与民间信仰相互融合,出现了许多用于驱邪、保平安、求子嗣等的民间符箓,符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宋元以前,符篆道法是道教的主流。然而,金元之际全真道内丹的兴起,使得道教内部形成了重符篆的正一道和主内丹的全真道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一直分统着道教,直至明清时期。
明清随着道教的逐渐衰落,符箓的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但仍然在民间和道教仪式中广泛流传。这一时期的符箓在形式和内容上基本延续了前代的传统,同时更加注重与民间文化、民俗活动的结合,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符箓。
明清以后,符箓在道教中的地位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