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担任枢密使及结局:
班师回朝后,狄青因战功卓着被任命为枢密使。但由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狄青受到文官集团的排挤。谏官因狄青家的狗生角,并且多次发光等事,认为这是不祥之兆,请求将他调出京师以便保全他的声誉,但皇上没有答复。
嘉佑年间,京师发大水,狄青避水将家搬到相国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间对此颇有疑惑议论。朝廷便降狄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离京出任陈州知州。到陈州之后,朝廷仍不放心,每半个月就遣中使前去,名曰抚问,实则监视。狄青已被谣言中伤搞得惶惶不安,“惊疑终日”。嘉佑二年(1057 年)二月,狄青因嘴上生毒疮,抑郁而终。
总的来说,狄青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将领,他为保卫北宋的边疆安全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表现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和赞誉,但他的悲剧结局也反映了北宋时期武将的艰难处境。
宋仁宗赵祯(公元1010 年 5 月 30 日 - 公元 1063 年 4 月 30 日),原名赵受益,是北宋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公元1022 年 3 月 23 日 - 公元 1063 年 4 月 30 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儿子,母亲是李宸妃。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早年经历:
宋仁宗赵祯从小被宋真宗赵恒的章献皇后收养为养子。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 年)被封为庆国公,次年被封为寿春郡王,曾在资善堂进行讲学活动。天禧元年(公元1017 年)兼任中书令,次年进封为升王。天禧二年(公元1018 年)被立为皇太子,赵受益改名为赵祯。
2 太后辅政与亲政:
乾兴元年(1022 年)宋真宗赵恒驾崩,赵祯即位,因年幼,军国大事全凭刘太后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