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6)页
。例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富有哲理。
    词:苏轼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将词抬高至与诗同等的地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词题材丰富,“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
    3 艺术成就:
    书法:苏轼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传世墨迹有《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
    绘画:苏轼开启了写意绘画的先声,对“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他擅画墨竹,传世画作有《枯木竹石图》等。
    4 思想与人格:苏轼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既有积极入世的一面,又有超脱旷达的一面。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使他成为后世文人敬仰的楷模。
    《赤壁赋》分为前后两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后所作。
    《赤壁赋(前)》
    这篇赋描绘了作者与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的情景。文中描绘了清风、水波、明月等美好景色。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营造出一种空灵澄澈的意境。
    同时,文中还体现了主客之间的对话,他们谈论宇宙的无穷和人生的短暂,客人表达出了一种悲观情绪,而苏轼则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等观点来宽慰客人,体现出苏轼豁达超脱的心境。
    《赤壁赋(后)》
    以叙事写景开头,“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描绘了苏轼与两位客人在秋夜赤壁游玩的情景。
    文中苏轼登山临水,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有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感叹。
    并且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在赤壁的经历,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展现其乐观的处世态度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赤壁赋》两篇都展现了苏轼在被贬谪时
第(4/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京城第一纨绔,竟是科举状元?重回八零:工业大摸底,怎么次次都有你综漫:从杀手皇后开始官运:青云之路重生后,妹妹抢着要嫁最穷男人禁欲佛子痴宠小白花八零换亲:娇医美人被高冷大少宠上天克系执法官重生后,不嫁世子嫁给了败家子大院娇妻美又飒,冷面硬汉要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