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传海观察着手中的玻璃杯,微微思忖后问道:“苏云,你这玻璃杯,造价大概能到多少?”
“所有原材料,包括工人工钱的话,一个玻璃杯的造价大概是二百文到三百文左右。”苏云道。
这个数字,也是他的大致估算。
按照他和孔豪商量的,到时候工人的工钱按件计费,每件七十文。
剩下一百三十文之中,有大概五十文是炼制所用煤炭的价钱。
这个时代煤炭资源并不那么充裕,所以价格也相对较高。
之所以说大概是二百到三百,是因为苏云还预留出了大概八九十文左右的自然损耗,毕竟现在的工艺不能保证每一次的炼制都能够成功。
总体算下来,这已经算是一个比较中肯的成本价了。
“三百文的话,利润我建议控制在百分之三十之内。”骆传海道,“因为现如今你的玻璃我想并不是最好的品质,而且咱们目前还不清楚,所以一开始的定价可以先稍微试探一下。”
“如果四百文左右的定价也是被供不应求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在下一批产品出售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调整价格。”
听着骆传海的话,苏云也是点点头。
骆传海所言,的确是有道理。
“可是如果我们一开始定价比较低,等以后万一涨了价,是不是会导致百姓认为我们的产品只值那么多钱,那以后我们如果想要涨价的话,是不是不太容易服众?”林世诚思索道。
听到林世诚的话,骆传海也是点点头:“这个担忧不无道理,毕竟每个东西只要开始定价低以后想涨起来的难度都是不小。”
可对这个问题,苏云却是并不担心:“这个问题的话,我看来不需要担心。”
“为什么?”
“几位或许没有听说过一个词语,叫做价格锚点。”苏云道,“即消费者在心中为产品或服务设定的一个价值基准。一旦这个价格被接受并深入人心,后续的价格调整,尤其是涨价,可能会遇到消费者的抵触和不满。”
“但是我们玻璃制品的发展并不会只有玻璃杯和玻璃碗,之后的发展方向更多的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