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东北林海中,跟着鄂伦春猎人民族,一起专业打猎谋生的猎人,对于这些自己曾经的同行,李一帆内心里,充满着难以形容的情绪和情感纠葛。
打猎和盗猎,都是人类为了赚钱和更好的生活生存,而采取的行为方式。但是,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行为,应区别看待。
打猎是在合法的前提下,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人类活动。在一些地区,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猎人持有合法的狩猎证,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使用规定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打猎,其目的主要是控制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维护生态平衡,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或户外活动。比如在某些草原地区,适当狩猎野兔等繁殖过快的动物,能避免其过度啃食植被,保护草原生态。
合法打猎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包括规定打猎的区域,像设立专门的狩猎场或者划定允许打猎的自然区域范围;规定打猎的时间,通常会避开动物的繁殖期和幼崽成长期,例如在春季动物繁殖时禁止打猎;规定可猎捕的动物种类,将珍稀濒危动物排除在外,只允许猎捕一些数量相对较多、繁殖能力较强的物种;还规定猎捕的数量限额,防止过度猎杀。东北鄂伦春猎人,打猎不打怀孕的母兽,甚至春天三月,不捕鱼不打猎的习俗,都是深山传统猎人民族的生存禁忌。
盗猎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极其恶劣的,会对野生动物种群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盗猎者往往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会不加选择地猎杀珍稀濒危动物。以犀牛为例,盗猎者为了获取犀牛角,会残忍地猎杀犀牛。犀牛角在一些非法市场上价格极高,这使得盗猎行为屡禁不止。由于犀牛繁殖速度较慢,长期的盗猎使得犀牛数量急剧下降,现在世界上多个犀牛亚种,已经濒临灭绝。犀牛在生态系统中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如它们在觅食过程中可以促进植被的更新等,其灭绝会导致生态链的断裂。
许多珍稀物种因盗猎而濒临灭绝,同时,盗猎还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盗猎会破坏生态系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