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传统文学有其独特的价值,迎合某些特定群体的口味往往会削弱这种价值,而这种迎合本身也可能是对经典的亵渎。”
马丁这种言论被许多人视为带有种族倾向,导致他在出版界的地位岌岌可危。
艾迪当然少不了为他善后,不得不在出版社和媒体间周旋,试图平息这场危机。
马丁则一如既往地没有听从艾迪的劝告,坚持认为自己没有错,继续在社交媒体上肆无忌惮地发表类似言论。
出版社迫于压力给出的条件越来越苛刻,从一签三本变为一本一签,而这还是艾迪经过再三努力才争取到的结果。稿费大幅缩水,艾迪的佣金也可想而知。
从昔日的宠儿沦为落魄贵族,卡尔克萨联合经纪公司的巴克利·皮克曼对此表现得冷漠而疏远。
艾迪虽然同情马丁,但必须听从老板的指令。
无疑这对马丁一帆风顺的职业生涯是一记重拳,如同许多昙花一现的作家,他开始自暴自弃,酒精和药物开始侵蚀马丁仅有的名声。
可当七周前,当艾迪的办公室门被推开时,他惊讶地发现, 眼前的马丁已经不见了酒鬼的颓废,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见的光芒。
马丁提出了一个以日本为背景的创意,声称找回了创作《噩梦维度》(那是马丁的畅销之作)时的灵感。
作为经纪人,艾迪对此持谨慎态度。他见过太多昔日之星,每一个都声称自己正在构思一部足以咸鱼翻身的大作,滔滔不绝。到头来,他们只能在酒吧里对着女招待夸夸其谈。
可眼前的马丁似乎又和那些自命不凡的蠢货不同。
也许是戒酒中心起了作用,他的眼神中带着一种令人生畏的专注,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
“也许吧,但至少不会比现在更糟。”作为朋友,看到马丁重新振作,艾迪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欣慰。
思索再三,艾迪决定给马丁一个机会。考虑到他们多年的关系,他甚至私下预支了一笔稿酬。
这在业内是极为忌讳的做法,如同在刀尖上起舞,艾迪可不敢让巴克利·皮克曼知晓。他只是希望,这一次马丁不会让自己失望,不会辜负这份冒险的信任。
马丁踏上日本的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