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想了想,说道:“或许有效果,但我觉得效果应该比较有限……”
杨荣却是不等他话毕,便直接摇头叹道:“并非是效果有限,两宋的御史台谏监察比之历朝,都要更为严密谨慎,以至于达到了‘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的程度。”
“杨万里的《诚斋集》便有记录:宋太祖曾令后苑造一薰笼,数天未成,太祖怒责左右,臣僚答以此事必须经过尚书省、本部、本寺、本局等许多关口,等到逐级办齐手续后覆奏,得到皇帝的批语‘依’字,然后方可制造。”
“???”
“有这么麻烦?”
郑和被惊到了,宋朝还能这么玩的?
皇帝要做一个薰笼,里面光是准许制作的手续,好几天都批不完。
杨荣接着说道:“宋太祖听后自然也是大怒,问宰相赵普说: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即可买一薰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
赵普回答说:此是自来条贯,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
宋太祖听后转怒为喜说:此条贯极妙!”
“这便是在说,宋朝之法制,无非其二,一则政出于一,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百官不过奉法遵职而已。
于是,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维,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二则定为祖宗之法,要求子孙谨守,以保赵家皇朝的长治久安。”
说白了,一切都是为了赵宋国运……